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对纵隔淋巴结性质的预测价值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对纵隔淋巴结性质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性质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诊治的210例伴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检查, 评价淋巴结短径、纵/横径比值, 淋巴结血流、髓质形态在良恶性淋巴结中的差异以及各变量与恶性淋巴结发生率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恶性淋巴结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淋巴结短径预测良恶性的最佳截点。应用标准的计算公式分析EBUS-TBNA检测纵隔恶性淋巴结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EBUS-TBNA诊断肺癌及肺外肿瘤并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1.2%、100%、93.8%。淋巴结短径≥1.0 cm、纵/横径比值&1.5、血流分布Ⅱ~Ⅲ级、髓质形态破坏者的恶性率均显著大于短径&1.0 cm、纵/横径比值≥1.5、血流分布0~Ⅰ级、髓质形态正常者(79.8%、77.8%、84.7%、76.7%比37.7%、44.6%、42.9%、42.9%), 以上4种特征是恶性淋巴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ROC曲线提示淋巴结短径预测良恶性的最佳截点为8.2 mm。短径≥1.0 cm、纵/横径比值&1.5、血流分布Ⅱ~Ⅲ级、髓质形态破坏4种因素联合检测预测恶性淋巴结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以上单以因素检测(89.3%比74.7%、67.9%、67.8%、67.5%)(均P&0.001)。结论 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性质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