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胸腰椎级联骨折的临床分析

胸腰椎级联骨折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胸腰椎级联骨折的临床特征, 分析椎体级联骨折和初始骨折的相关性, 比较椎体强化术和未手术治疗对级联骨折分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1 363例因椎体骨折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椎体强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存在椎体级联骨折190例, 女160例、男30例, 平均年龄(74±9)岁。统计所有初始椎体骨折和级联骨折发生部位和顺序, 分析级联骨折与初始骨折的相关性。按初始椎体骨折治疗情况分为椎体强化组和未手术组, 应用χ2检验比较椎体强化术和未手术治疗对级联骨折的影响。结果椎体级联骨折主要分布于胸腰段(T11~L2)比例占52.0%, 按发展趋势分为:向上、向下、两端和中间发生率分别为39.8%、39.2%、8.4%和12.6%。距离初始骨折椎体越近级联骨折发生率越高: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为36.5%;间隔1、2、3、4个椎体, 级联骨折发生率分别为26.2%、15.2%、11.5%和3.7%。级联骨折与初始骨折的分布存在线性相关, Person相关系数r=0.90。椎体强化和未手术治疗对椎体级联骨折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6, P&0.05)。结论椎体级联骨折主要以胸腰段为中心向上或向下发展, 距离初始骨折椎体越近级联骨折发生率越高, 椎体强化术不影响椎体级联骨折发生的分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