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锥形束CT面神经管成像的可行性分析

锥形束CT面神经管成像的可行性分析

         

摘要

目的以多层螺旋CT(MSCT)为参考, 对比锥形束CT(CBCT)对面神经管显示的清晰度, 探讨CBCT对面神经管成像的可行性及是否存在优势。方法 2017年1月, 对8具头部标本进行CBCT及MSCT扫描, 分别获得16侧颞骨图像, 对MSCT及CBCT图像上迷路段各壁、第一膝前、内、外、上、下壁、鼓室前段外壁、下壁、鼓室后段外壁、下壁、鼓室段内、上壁、第二膝外、下、上、内壁及乳突段各壁分别进行0~3分评分。同时记录面神经管壁局部缺损区。使用评分法比较面神经管各段管壁的清晰度, 应用Wilcoxon法分析两种设备得分的一致性,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评估面神经管壁各段16处结构, 两种设备对其中13处的评分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对面神经管第一膝上壁、鼓室段外壁后部及鼓室段下壁前部的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BCT得分高于MSCT, 得分分别为:面神经管第一膝上壁MSCT(2.63±0.50)分, CBCT(2.94±0.25)分;鼓室段外壁后部MSCT (1.38±0.72)分, CBCT(1.81±0.54)分;鼓室段下壁前部MSCT(2.38±0.72)分, CBCT(2.94±0.25)分。所示面神经管骨壁缺损区最多位于鼓室段下壁前部(14/16)。结论与MSCT相比, 应用CBCT对面神经管成像具有可行性, 其与MSCT显示能力一致, 对部分较细微结构, 如面神经管鼓室段外壁等, 显示效果好于MSC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