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

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从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8例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术中采用牵开器牵拉手术的患者分为常规牵拉组,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术中采用动态牵拉手术的患者分为动态牵拉组。手术入路的设计取决于肿瘤的主体位置。肿瘤切除程度采用Simpson肿瘤切除分级标准。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脑牵拉损伤、肿瘤Simpson切除程度以及术后6个月KPS评分。结果共12例患者(常规牵拉组)术中采用脑自动牵开器手术, 16例患者(动态牵拉组)术中采用了动态牵拉手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及肿瘤Simpson切除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住院时间动态牵拉组小于常规牵拉组(分别为18.3 d±1.8 d、20.2 d±1.3 d, P=0.004);动态牵拉组术后脑牵拉损伤并发症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牵拉组(分别为1/16及6/12, P=0.022);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比例(KPS&80分)动态牵拉组显著高于常规牵拉组(分别为14/16及5/12, P=0.017)。结论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幕脑膜瘤是可行的, 并能避免或减少脑自动牵开器的使用, 降低术后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减少住院费用和改善患者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