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干扰素诱导表达的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活动性的关系

干扰素诱导表达的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体E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活动性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干扰素诱导表达的淋巴细胞抗原 6复合体E(LY6E)基因与干扰素诱导蛋白 1(IFIT1)基因的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疾病特异性和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14 4例SLE患者、2 7例非SLE患者与 5 9名正常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 ,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 ,运用SYBRgreendye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ABIPRISM 790 0H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的LY6E和IFIT1mRNA定量表达水平 (以 -ΔΔCT值表示 )的差异 ,并与病情活动度进行分组比较 ,分析其意义。结果 ( 1)SLE患者总体的LY6EmRNA -ΔΔCT值 ( 5 5± 2 0 )显著高于非SLE患者 ( 3 4± 1 7,P =0 0 0 0 )和正常人 ( 4 5± 1 6 ,P =0 0 0 1)。 ( 2 )SLE活动组的LY6E和IFIT1的mRNA -ΔΔCT值 ( 6 2± 1 8,6 5±2 6 )均显著高于SLE非活动组 ( 4 4± 1 8,4 1± 2 6 ) (均P =0 0 0 0 )。 ( 3)SLE患者组的LY6E和IFIT1mRNA -ΔΔCT值与SLEDAI积分、符合SLE分类标准的条数之间有相关性 (P <0 0 0 1)。结论 作为干扰素诱导表达的基因 ,LY6EmRNA定量水平的升高对SLE患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LY6EmRNA和IFIT1mRNA的实时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均有较大价值 ,抑制LY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2004年第14期||共页
  • 作者单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市风;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93.241;
  •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淋巴细胞; 干扰素类; 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