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剥离术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构建预测模型并对其效能进行验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390例,进行2年随访,共有40例患者失访。完成随防的350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60例(17.14%),归为转移组;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290例,归为未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病变表现及病理特征等情况,分析其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列线图。结果两组性别、病程、萎缩性胃炎病史、主要症状、病变部位、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年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比率、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管/血管浸润比率与未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44,P=0.001)、H.pylori感染(OR=16.921,P=0.002)、病灶直径(OR=2.265,P=0.000)、分化程度(OR=3.846,P=0.028)、黏膜下癌(<和≥500μm)(OR=5.4964和16.3929,P=0.002和0.000)及淋巴管/血管浸润(OR=46.083,P=0.000)均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13(95%CI:0.889~0.937)。结论病灶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血管浸润等危险因素构建的线列图可为早期胃癌内镜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进行有效预测,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