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秦皇岛新开河河口邻近海域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秦皇岛新开河河口邻近海域细菌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

         

摘要

[目的]分析秦皇岛新开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3个站位的细菌多样性,了解入海口污染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海域微生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4年8月选取秦皇岛新开河入海河口(XKH)及其邻近海域(W1,W2)共3个站位采集水样,采用荧光显微镜计数以及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与海水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邻近海域W1站位的细菌总数(2.62×106 cells/mL)和多样性均高于新开河河口XKH站位(细菌总数:6.62×105 cells/mL)和W2站位(细菌总数:2.02×106 cells/mL);从XKH、W1、W23个站位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中分别获得57、89、87条有效序列,按97%的序列相似性分别划分为46、51、56个OTU,分别属于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Actin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Verrucomicrobia七个门.其中在XKH和W2站位中,Proteobacteria门的克隆子分别占总克隆数的50.9%和75.9%,是最优势的类群,分属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Deltaproteobacteria 和Epsilonproteobacteria纲;在W1站位中,Cyanobacteria门的克隆子占总克隆数的38.2%,是该站位的最优势类群,这些优势类群可通过利用水体中的氮等营养来调节水体生态环境.影响细菌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溶解氧、pH和氮营养盐.[结论]秦皇岛新开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处于河口海域过渡带的水样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分布受氮营养盐的影响更为显著.

著录项

  •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16年第12期|2578-2593|共16页
  •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天津300072;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632;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天津300072;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河北秦皇岛066002;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河北秦皇岛066002;

    暨南大学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 5106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秦皇岛; 河口; 细菌多样性; 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