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施肥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根际土壤养分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摘要

【背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忽视有机肥的施用,果树枝条焚烧污染环境,造成土壤养分缺失,土壤质量下降。【目的】为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施肥及喷施不同浓度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为酿酒葡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赤霞珠’葡萄根际土壤为试验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并分析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在7个处理[常规施肥(CK)、蚯蚓粪+腐熟枝条+100倍菌剂(T1)、蚯蚓粪+腐熟枝条+200倍菌剂(T2)、蚯蚓粪+腐熟枝条+300倍菌剂(T3)、蚯蚓粪+未腐熟枝条+100倍菌剂(A1)、蚯蚓粪+未腐熟枝条+200倍菌剂(A2)和蚯蚓粪+未腐熟枝条+300倍菌剂(A3)]的变化。【结果】相较于CK,葡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明显,施肥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含量无明显变化,改良了土壤结构,活化了土壤有效养分。相较于CK,各处理真菌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数均降低,A2处理根际土壤丰富度及多样性均显著增加。真菌群落组成结果显示,门水平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均为7个处理的优势菌,占总相对丰度的74.40%−86.97%。T2、A2处理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9.34%、14.72%。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处理全氮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微生物与产量无显著关系,电导率、全氮是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因子。【结论】T2、A2处理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养分,进而促进葡萄生长,并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益,为葡萄选择适合的施肥方式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