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拉尼娜(2007年)和厄尔尼诺(2015年)事件对东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拉尼娜(2007年)和厄尔尼诺(2015年)事件对东海日本鲭栖息地时空分布的影响

         

摘要

根据上海海洋大学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提供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产捕捞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高度(SSH)以及净初级生产力(NPP)3个关键因子,利用算术平均法进行栖息地适应性指数(HSI)建模分析,并选择2007年拉尼娜年份和2015年厄尔尼诺年份,对比研究东海日本鲭栖息地的年间差异.结果发现,拉尼娜年份(2007年)日本鲭的产量、捕捞努力量、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均高于厄尔尼诺年份(2015年),且渔场纬度重心(LATG)相对2015年偏北.对比渔场环境条件发现,2007年和2015年7—9月SST、SSH和NPP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此外,栖息地建模结果显示,2007年各环境因子均有利于形成较好的日本鲭栖息地;且2007年7—9月适宜栖息地(HSI>0.6海域范围)面积明显大于2015年,其栖息地位置相较于2015年明显偏北,这导致2007年的渔场纬度重心比2015年偏北.研究表明,2007年拉尼娜事件和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对东海日本鲭适宜栖息地大小及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2021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306;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上海 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资源学;
  • 关键词

    东海; 日本鲭; 资源丰度;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栖息地模型; 渔场纬度重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