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鲁迅研究月刊》 >《秋夜》中的三重内蕴

《秋夜》中的三重内蕴

         

摘要

某种意义上说,创作于1924年9月15日的《秋夜》才是《野草》集子的开篇之作,而作于1927年4月的《题辞》更是回望之后的总结和阐发。相较而言,《题辞》的情绪更浓烈,态度更回环激昂,指向和包含更宽广与形而上,而在具体指向方面却相对空疏(虽然“野草”意象也得到了强调)。毋庸讳言,《秋夜》也具有相对繁复的指向,也颇具争议,有学者指出,这更反映出鲁迅自我的一个形象,“读者第一次看到鲁迅以其沉郁的笔墨描画出了一个自我的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