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岩性油气藏》 >页岩气储层孔隙流体划分及有效孔径计算——以四川盆地龙潭组为例

页岩气储层孔隙流体划分及有效孔径计算——以四川盆地龙潭组为例

         

摘要

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内富存的流体类型多样,按孔隙中流体的流动性,常将孔隙流体划分为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及黏土束缚水.为明确页岩气储层的孔隙流体的赋存及运移规律,选取四川盆地龙潭组7块含不同有机质及矿物组分的页岩样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的手段,测量了页岩气储层在变离心力与不同温度烘干状态下的低场核磁共振响应,分析页岩气储层岩心在不同离心力条件下离心以及在烘干过程中孔隙流体的赋存状态,以此对页岩孔隙流体类型进行划分;确定并划分出页岩储层的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2截止值.实验结果表明,可动水与毛管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2截止值(T2 c1)分布在0.55~1.00 ms,平均值为0.717 ms;毛管束缚水与黏土束缚水的核磁共振T2截止值(T2 c2)分布在0.27~0.53 ms,平均值为0.36 ms.根据核磁共振T2谱弛豫时间与孔径的关系,确定了毛管束缚水与黏土束缚水的孔径截止值为4.52~5.65 nm,平均值为4.99 nm.该研究成果有利于划分页岩孔隙流体类型并计算其有效孔径下限,以期为页岩气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岩性油气藏》 |2021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50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50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50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500;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成都610059;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50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成都 610500;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5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础理论;
  •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流体划分; T2截止值; 有效孔径下限; 页岩气储层; 龙潭组; 四川盆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