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史哲》 >从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看公德私德问题

从中国传统社会特质看公德私德问题

         

摘要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说,公德私德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现代性的和西方的问题.作为"亚细亚现象"的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野,也就无所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界,从而没有公德私德赖以附丽其上的基础.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有一条相当清晰的因果链条:商品经济→市民社会→资本主义.在此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修辞,意味着人的个体与类的分离和对立.与此不同,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这种发生学基础,而是表征为"家""国"同构,由此决定着由"内圣"而"外王"的展开及其连续性.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固然也有公私之别,而且也是在道德的意义上成立,但它仅仅关乎道德与非道德的甄别,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公德私德问题不可同日而语.今天所谓的公德私德,只是意味着道德的类型或归属领域之不同.因此,以公德私德及其关系去"格义"中国原有概念,就难免走向把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现代化"和"西方化"的陷阱之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