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检验医学》 >随机尿游离型NMN、MN HPLC-ED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随机尿游离型NMN、MN HPLC-ED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建立检测随机尿游离型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甲氧基肾上腺素(MN)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D)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完善样本处理流程及色谱条件,建立检测随机尿游离型NMN、MN的HPLC-ED法.采用HPLC-ED法检测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嗜铬细胞瘤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78例非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占位患者(肾上腺占位组)和44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随机尿和血浆游离型NMN、MN浓度,同时检测肌酐(Cr),计算尿NMN/Cr比值和尿MN/Cr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效能.结果 HPLC-ED法检测随机尿游离型NMN、MN的线性范围均为25~2500μg/L,检测限[信噪比(RSN)=3]分别为5.9和11.3μg/L,平均回收率为92.8%~103.4%.NMN高、低浓度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3.7%、2.2%,批间CV分别为5.6%、3.3%;MN高、低浓度批内CV分别为4.3%、2.7%,批间CV分别为5.1%、3.4%.嗜铬细胞瘤组随机尿游离型NMN、MN浓度和尿NMN/Cr比值、尿MN/Cr比值明显高于高血压组、肾上腺占位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随机尿游离型NMN、随机尿游离型MN、尿NMN/Cr比值、尿MN/Cr比值、血浆游离型NMN、血浆游离型MN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88、0.96、0.94、0.93和0.88.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后1周尿MN/Cr比值均降为正常,但有2例患者术后血浆MN浓度高于术前,有1例患者血浆NMN浓度高于术前.结论 建立了检测随机尿游离型NMN、MN浓度的HPLC-ED方法.尿NMN/Cr比值和尿MN/Cr比值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效能均优于血浆游离型NMN、MN,且在嗜铬细胞瘤的术后评估中也有较好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