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抗AT1、α1、β1及M2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抗AT1、α1、β1及M2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 1-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及M 2胆碱能受体(M 2-受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DN患者115例(DN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65例(T2DM组)和健康体检者46例(NC组),检测DN组、T2DM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和NC组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和自身抗体阳性率,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不同疗效对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并将治疗前AT 1、α1、β1及M 2受体水平诊断DN做ROC曲线分析。结果治疗后,DN组、T2DM组的尿素氮(BUN)、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ea)值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过滤率(GFR)显著提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N组AT 1、α1、β1及M 2受体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T2DM组治疗后(P<0.05)和N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患者中,AT 1受体、α1受体、β1受体、M 2受体与血BUN、血Scr、尿Urea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GFR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DN治疗有效组的AT 1、α1、β1及M 2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AT 1、α1、β1及M 2受体水平诊断DN做ROC曲线分析发现,四者受体和其联合诊断DN的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669、0.676、0.711、0.675和0.724,灵敏度分别为87.7%、90.8%、89.2%及92.3%和92.3%,特异性分别为53.9%、55.7%、47.0%及57.4%和50.4%。结论AT 1、α1、β1及M 2受体不仅可反映DN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情况,还可预测DN疗效,临床诊断价值确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