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农业科学》 >棘胸蛙柠檬酸杆菌的分子鉴定及防治技术

棘胸蛙柠檬酸杆菌的分子鉴定及防治技术

         

摘要

为确定导致棘胸蛙烂皮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方法,从病死的棘胸蛙头部、 腿部和肝部分离得到3株病原菌,分别命名为LJ10201、LJ10202、LJ10203.经形态学观察、 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确认LJ10201、LJ10203菌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LJ10202菌株为布氏柠檬酸杆菌,分离得到的菌株感染健康棘胸蛙可使棘胸蛙出现烂皮病症状.分离得到的LJ10201菌株对新霉素、 头孢拉定(先锋Ⅵ)等9种药物敏感,LJ10202菌株对头孢拉定(先锋Ⅵ)、 氯霉素敏感,菌株LJ10203对新霉素、 阿奇霉素等8种药物敏感.本研究为棘胸蛙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101-2105|共5页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技术中心 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技术中心 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技术中心 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技术中心 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技术中心 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 金华 32100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蛙病及其防治;
  • 关键词

    棘胸蛙; 柠檬酸杆菌; 分子鉴定; 防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