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近代边疆研究的发展脉络与路径

中国近代边疆研究的发展脉络与路径

         

摘要

中国近代边疆研究表现出历史发展的延续与变奏交织的特征.嘉庆时期开始兴起的西北边疆研究,已经具有了"外向"意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时人的边疆研究逐步具有了"世界地理"视野;19世纪60年代至甲午战争时期的边疆研究脉络呈现出多条线索;自甲午战争后直至清末,时人对边疆内涵的认识及边疆研究都有了明显拓展;民国时期的边疆研究在不同时期有着相异的表现内容,且与晚清边疆研究在学理上存在密切联系.观察近代中国边疆研究的演变脉络与轨迹、表现内容与形态,其研究呈现出重视文献整理与实地勘察相结合、对地理方志沿革之探讨、关注民族演变和民族关系的研究、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运用、注重边疆治理和边疆政治之探讨等基本路径.当前,应加强唯物史观理论的建设,将其运用在边疆研究的具体实践中,这也是边疆学学科构建的指导原则;还要发扬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加强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建设,这是边疆学学科构建的价值归旨;同时,边疆研究的视野及边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世界眼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