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清代云南改土归流地区两种文化治理方略及其关系

'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清代云南改土归流地区两种文化治理方略及其关系

         

摘要

清代云南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可视为"以汉化夷"治边方略指导下的重要产物,为"以汉化夷"的顺利、全面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以汉化夷"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文化工程,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许多流官看来,"以汉化夷"既是一种施政方略,也是一项神圣的文化使命.他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以汉化夷"进程,一是兴学重教,二是移风易俗.在云南改土归流地区,清代统治者还同时实施另一种文化治理方略,那就是"因俗而治".清代的许多统治者在对待云南边疆和民族问题上并未实行强制性的民族同化政策,而是将"因俗而治"奉为重要治边方略.这一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如改土归流后,清廷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并不强求剃发易服."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两种文化治理方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时空的转换而转换."以汉化夷"体现"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因俗而治"体现"和而不同"的文化观念;"以汉化夷"是"求同","因俗而治"是"存异";"以汉化夷"追求文化的"一体","因俗而治"追求文化的"多元"."以汉化夷"与"因俗而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共同促成云南"多元一体"地域文化的形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