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手工业

         

摘要

清末民初,陕甘宁边区的传统手工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到30年代前期开始衰落,红军在执行工商业政策上的失误是造成传统手工业衰落的原因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手工业是边区自救性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手工业的增长中,政府政策和政治动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边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是在传统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一种新的经营体制.这种新体制既包含了传统的形态,又吸收了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把股份制引入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和管理.政府权力和民间传统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成为边区手工业经营中的一个特色.手工业的增长改变了边区乡村原来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引发了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乡村小城镇和集市贸易的形成以及乡村商业的活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