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怒”

         

摘要

古文字"怒"有"■"、"■"、"■"、"■"、"■"、"■"、"■"和"怒"等多种写法。过去研究者除了对秦简"怒"的释读没有异议之外,其余都有不同意见甚至误释。笔者对这些"怒"字作了正确释读,并进一步揭示相关资料丰富而重要的内涵,如结合花东卜辞"丁怒于子"等,分析"丁"和"子"的身份及其地位关系,商王武丁的喜怒性情和权威因而得以清晰展现;结合史叀鼎"蠲化恶怒"等,证明古代史官所记述的史确有"耸善而抑恶"的作用;由"秉之不固,怒为首"、"毋以忿怒决"等,说明古人对"怒"认识之深。此外还就有关文句中一些字词的释读提出自己的意见,如认为"■■"是蠲洁的"蠲"的本字,"訢詻"应读作"昕露","心否"应读作"负弩"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