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塔中地区原油含硫化合物类型与TSR成因关系

塔中地区原油含硫化合物类型与TSR成因关系

         

摘要

塔中奥陶系原油中检测到噻吩、四氢噻吩(Tetrahydrothiophenes,TIs)、苯并噻吩(Denzothiophenes,BTs)、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s,DBTs)及硫代金刚烷(Thiaadamantanes,TAs)等多种含硫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含量及其单体硫同位素值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作用(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TSR)对原油的改造有关。未经历TSR改造的原油样品,其四氢噻吩及硫代金刚烷化合物含量均较低;但是,受过TSR改造的原油样品,随着TSR程度的增高,其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也随增高,表明TSR过程中可能生成了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另外,通过对比未经历TSR的寒武系原油样品和经受强烈TSR改造的寒武系凝析油样品的硫同位素值及硫代金刚烷总浓度等数据,证明TSR也改变了原油硫同位素值。在TSR强烈改造的原油样品中,DBTs和硫代金刚烷单体化合物的硫同位素值在36‰~40‰;而在TSR改造较弱和未改造的奥陶系原油中,DBTs主要来自于烃源岩裂解,其硫同位素值相对较低(约20‰),与寒武系干酪根的硫同位素值接近。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原油主要来自寒武系烃源岩,而储层中一些有机硫同位素较高的原油主要为TSR改造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