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冻融循环对云贵高原尾矿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冻融循环对云贵高原尾矿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

为研究尾矿力学指标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弱化规律,基于冻融尾矿土的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对冻融前后尾矿土的各项力学指标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尾矿土试样进行开放条件下的冻融试验,设置0、1、5、10、15次冻融;然后对不同冻融次数下的尾矿土进行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设置50、100、200、300 kPa4组围压;最后基于试验结果,对抗剪强度、峰值抗剪强度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冻融对尾矿土的力学性质影响显著,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由应变软化型逐渐向加工硬化型发展;破坏形式由脆性剪切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剪切过程中孔压负增长的趋势逐渐减弱至消失;抗剪强度指标、峰值抗剪强度及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其中,尾矿土受第1次冻融的扰动最大,表现为有效凝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分别降低了30.55%和6.33%;峰值抗剪强度下降比的平均值达42.66%,弹性模量下降比的平均值达33.61%;10次冻融后尾矿土的力学指标趋于稳定,从第10次到第15次冻融,有效凝聚力和有效内摩擦角分别降低2.94%和0.37%;峰值抗剪强度下降比的平均值和平均弹性模量下降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53%和4.03%,建议采用冻融10次的力学指标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052-1059|共8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0207;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0207;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65;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甘肃兰州730000;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新疆乌鲁木齐831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642.3;
  • 关键词

    尾矿土; 冻融循环; 三轴试验; 抗剪强度指标; 弹性模量; 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