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鲤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鲤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鲤(Cyprinus carpio)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探究暴发病害养殖鲤的死亡原因及为防治水产经济鱼类病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暴发病害鲤的内脏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DNA和gyrB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判断其致病性,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判定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细菌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从暴发病害鲤的内脏中分离的病原菌LY623为维氏气单胞菌。16S rDNA和gyr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LY623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相似性最高,且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中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菌株LY623携带Alt、Act、hlyA、lip和ela 5种毒力基因及tem、ctxM、tetC、qnrA和qnrS 5种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LY623菌株对四环素、诺氟沙星和红霉素等14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等14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维氏气单胞菌LY623对鲤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64×10^(3)CFU/g,对斑马鱼(Danio rerio)的LD_(50)为4.77×10^(7)CFU/g。【结论】从暴发病害鲤内脏组织中分离到的病原菌LY623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其毒力基因包括Alt、Act、hlyA、lip和ela,耐药基因包括tem、ctxM、tetC、qnrA和qnrS。该菌株对鲤具有较高毒力,在其肠道、鳃、肝脏和脾脏中引起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在鲤实际养殖过程中可选用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等对该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进行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