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解读陈子昂《感遇》之'明月楼'

解读陈子昂《感遇》之'明月楼'

         

摘要

@@ 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组诗三十四:"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人,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候."这首诗每两句一层意思,写幽燕客被役边州、久戍不归、思乡念亲、慷慨卫国、最终有功不赏的遭遇.这首诗三四两句中的"亭""楼",社科院文研所编的<唐诗选>解释"同指防边军士的住所,即戍楼."马茂元<唐诗选>解释:"亭上二句写月明之夜,征人在戍楼上远望而生哀."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也认为"亭,边境上的戍楼,也就是下文‘明月楼'的楼."彭庆生<陈子昂诗注>:"明月楼,谓明月所照之楼,此指亭上戍楼."细细玩味,"亭"和"楼"是有区别的:"亭"是就"幽燕客"来说的,而"楼"是就故乡亲人来说的,指故乡的闺楼、或者说是楼中的思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