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用医技杂志》 >血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在慢性乙型肝炎以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疾病患者共102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6例,肝硬化代偿期2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2例,同时选取4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丙氨酶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Ⅳ型胶原(Ⅳ-C),比较血清NAP在组间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及评估血清NAP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NAP[1502(633,1789)ng/ml]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101(811,1181)ng/ml]和对照组[138(110,152)ng/ml],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NAP明显高于对照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血清NAP浓度[1738(1300,1866)ng/ml]要高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1338(369,150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AP与ALT、AST、HA、LN、PⅢ、Ⅳ-C、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呈正相关,与ALB、血小板呈负相关(P<0.05),血清NAP诊断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最佳截断值为1263.64 ng/m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3%和10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血清NAP水平升高,且其升高与疾病进展相关,血清NAP对乙型肝炎,慢性肝硬化的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