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古地理学报》 >基于重力流相的深水水道分类方案研究

基于重力流相的深水水道分类方案研究

         

摘要

深水水道是深水环境下的油气储集的重要场所.当前,深水水道的沉积构型及级次划分已有诸多报道,但对于单一水道分类研究较少.现有主流分类方案主要依据水道侵蚀能力,然而受地震分辨率及露头完整度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局限性.基于全球26个野外露头和西非尼日尔三角洲Akpo油田X油藏的钻井岩心资料,对不同重力流相类型进行流态学解释,将水道内部岩相简化为高密度浊流相(HTL)、低密度浊流相(LTL)以及碎屑流相(CL);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重力流相在水道内部占比,划分出9种单一水道类型:高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HTL>70%)、低密度浊流单一充填水道(LTL>75%)、碎屑流单一充填水道(CL>60%)、块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70%、LTL=40%~20%、CL<30%)、含砾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70%、LTL<30%、CL=15%~50%)、层状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5%~60%、LTL=40%~75%、CL<20%)、夹碎屑砂质混合充填水道(HTL<40%、LTL=40%~75%、CL=20%~40%)、等相混合充填水道(HTL=20%~40%、LTL=20%~40%、CL=20%~40%)、含砂砾质混合充填水道(HTL<50%、LTL<60%、CL=40%~60%).根据野外露头及划分方案在深水油田实际应用,综合分析认为不同类型水道在垂向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即碎屑流相充填的水道往往发育在水道体系底部,高密度浊流相充填的水道类型靠近水道中下部,而低密度浊流相充填的水道主要位于水道体系中上部.方案根据不同重力流相充填的百分比,对不同水道类型进行了明确定义,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与可操控性,同时对于深水水道储集层预测及储集层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古地理学报》 |2021年第5期|951-965|共15页
  •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西南石油大学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500;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外力作用;
  • 关键词

    深水水道; 岩相; 重力流; 深水沉积; 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