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古地理学报》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碳酸盐结核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碳酸盐结核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特征

         

摘要

早期形成的碳酸盐结核在埋藏期间会经历多种碳酸盐矿物相沉淀的复杂胶结作用,岩石学研究是探究结核成因的关键.通过野外剖面观察、岩石学观察和阴极发光技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泥页岩中各种形状的方解石和白云石结核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特征.这些结核为成岩早期的产物,构成结核的自生碳酸盐矿物特征显著:(1)球粒方解石结核中,方解石呈纤维状或刃片状,球粒间充填晶粒方解石或因压实呈贴面结合,纤维状方解石发桔红色和暗红色2种光,刃片状方解石发暗红色光;(2)粉晶方解石结核中,方解石呈他形粒状,含有机质包裹体或纤维状晶形残余,晶间含沥青和纤维状方解石残余,主要发暗红色光;(3)白云石结核有泥晶和粉晶2种晶体类型,粉晶白云石结核含较多泥质,泥质条带或有机质条带处常见纤柱状白云石;(4)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常呈纤维状或纤柱状结构,发暗红色光或不发光.研究区长7油层组碳酸盐结核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和复杂的胶结作用:球粒方解石和泥晶白云石代表了结核开始形成时的胶结作用,可以准确地反映结核的成因;粉晶方解石、粉晶白云石反映了交代成因;裂缝中纤维状、纤柱状方解石和白云石集合体则为结核经历了较强压实作用之后充填裂缝而成.

著录项

  • 来源
    《古地理学报》 |2019年第4期|577-588|共12页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18;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18;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5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碳酸盐岩;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7油层组; 碳酸盐结核; 自生碳酸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