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施肥对黄栀子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施肥对黄栀子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摘要

以1年生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实生苗进行土壤盆栽试验;试验肥料分别为氮肥(尿素,N质量分数为46%)、磷肥(过磷酸钙,P_(2)O_(5)质量分数为14%)、钾肥(硫酸钾,K质量分数为60%),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CK);施肥设计3种组合,T_(1)(施N肥0.25 g/株、施P肥0.20 g/株、施K肥0.10 g/株)、T_(2)(施N肥0.50 g/株、施P肥0.20 g/株、施K肥0.20 g/株)、T_(3)(施N肥0.75 g/株、施P肥0.20 g/株、施K肥0.30 g/株),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株,共120株;处理30d后,进行各评价指标的测定。以黄栀子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光合日变化以及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为评价指标,分析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黄栀子光合特性的影响,优化黄栀子幼苗氮磷钾的施肥设计。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配比的黄栀子幼苗株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黄栀子幼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双峰”趋势,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胞间CO_(2)摩尔分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关系。T_(3)处理,氮肥、钾肥的增施,提高了黄栀子幼苗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分数高出对照99.30%。各处理间,表观量子效率无差异,光饱和点随着氮肥、钾肥增施均有增加,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随着氮肥、钾肥增施则不断减少。T_(3)处理的苗木,具有高饱和点、低补偿点、低暗呼吸速率,说明T_(3)处理的黄栀子苗木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综合考虑认为,在供试的3个施肥处理中,T_(3)处理最有利于黄栀子幼苗生长,同时增强其光合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