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植被自然恢复对表层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植被自然恢复对表层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摘要

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10′50″N,128°53′20″E)内,按照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森林进展演替的次序,分别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毛榛子灌丛、软阔叶林、软硬阔混交林、硬阔叶林、红松原始林(为对照)为试验地;在每种植被类型内布设3块20 m×30 m的样地,在每个样地内用5点法采集0~1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采用改进的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各组分磷的质量分数,分析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上自然恢复的主要次生植被类型之间及与对照之间表层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除酸溶性有机磷(HCl-Po)外,其余组分磷质量分数均与土壤全磷总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是决定阔叶红松林土壤磷库储量的重要磷源.高活性的水溶性磷(H2O-Pi)、碳酸氢钠无机磷(NaHCO3-Pi)、中活性的氢氧化钠磷(NaOH-Pi和NaOH-Po)质量分数的大小对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的高低有显著影响.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植被自然恢复,主要通过NaHCO3-Pi的直接作用、NaOH-Pi和NaOH-Po的间接影响,显著提升表层土壤磷素有效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