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异常肌电反应监测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意义

异常肌电反应监测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异常肌电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s,AMR)消失情况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探讨AMR监测在MVD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施MVD手术行AMR术中监测的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患者54例,随访1年,分析减压前后AMR消失与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4例患者中,术中未能成功引出AMR 2例,52例在打开硬脑膜前成功引出AMR,AMR阈值为1~33 mA,分别用阈值电量及双倍阈值电量进行刺激.阈值电量刺激时,血管减压后AMR波形消失42例(痊愈39例,症状改善2例,无效1例),AMR波形未消失10例(痊愈4例,症状改善2例,无效4例).用双倍阈值电量刺激时,血管减压后AMR波形消失33例(痊愈31例,症状改善1例,无效1例),AMR波形未消失19例(痊愈12例,症状改善3例,无效4例).阈值电量刺激下AMR消失组与未消失组患者1年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阈值电量刺激下AMR消失组术后1年痊愈率与双倍阈值电量刺激下AMR消失组术后1年痊愈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S患者MVD术中AMR消失预示预后较好,双倍阈值电量刺激AMR消失的预后并不比阈值电量刺激AMR消失更好,因此没有必要过度追求术中较大刺激下AMR消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