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玉的隐喻:乾隆玉器的政治美学意蕴探析

玉的隐喻:乾隆玉器的政治美学意蕴探析

         

摘要

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于与乾隆政治人生相关的玉器而言,它既具备艺术欣赏性,同时又饱含政治美学的意蕴。乾隆为实现政治的“正心”,曾将玉玺视为自己的身份勋章,通过完善宝玺制度,强化了臣下对帝王身份和统治合法性的认同。盛世之治后,乾隆则用艺术形象来“魅心”,由他主导下创作的玉器《大禹治水》,不仅展现了独享玉石资源的帝王权威,同时也成就了一座歌颂“江山稳固”与“盛德教化”的丰碑。而在玉器出现审美趣味的异化后,乾隆为开展对士人阶层和平民阶层的“治心”,他对此执行了规训,以树立文化领导权。政治美学探析试图返回乾隆玉器中美的原境,同时也在政治与美学的有限与无限自由之间,诉说着一个“审美人”同时也是“政治人”的人性的曲折复杂,玉的隐喻就在美学与政治互为显隐的关系中,不断重复地表达着乾隆拥有至高权力的事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