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消化道恶性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的生物统计分析

消化道恶性肿瘤高通量基因测序的生物统计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TP53、KRAS、KDR、APC、MLH1及PIK3CA等56个基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突变情况,探讨驱动基因的诊疗意义.方法:选择胃食管癌15例、结直肠癌21例患者组织石蜡标本,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56个肿瘤突变高频基因,并进行生物统计分析.结果:36例标本检出34例有已知基因突变,突变基因为TP53、KRAS、MLH1、PIK3CA、KDR、APC、SMARCB1、KIT、EGFR、NRAS、STK11、SMO、SMAD4、CDH1、ERBB2、JAK2和RET共17种.其突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TP53(75.00%),KRAS(33.33%),MLH1、PIK3CA、KDR(均为13.89%),APC(11.76%),SMARCB1(8.82%),KIT、EGFR及NRAS(均为2.78%).KRAS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47.62%)显著高于在胃食管癌中的突变率(13.33%).TP53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其他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中KRAS的突变率显著高于KDR、APC、MLH1,未发现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消化道恶性肿瘤TP53突变率较高,可能与病理组织分化程度低及淋巴结转移有关.KRAS在结直肠癌中较在胃食管癌中更易发生突变,存在部位差异.同时KRAS与KDR、APC、MLH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共突变现象,提示结直肠癌的酪氨酸激酶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在致癌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导致肿瘤在结直肠中更易发生发展,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时需考虑协同作用,以便科学精准用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