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子宫颈鳞癌和CIN中HPV、EBV感染及其对抗原递呈细胞的影响

子宫颈鳞癌和CIN中HPV、EBV感染及其对抗原递呈细胞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子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cervical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ISCC)中感染状况,及其对抗原递呈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CIN和CISCC为实验组并与正常鳞状上皮做对照,用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技术检测HPV-DNA,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EBV和郎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es,LC).结果:HPV-DNA从正常、CINⅠ、CINⅡ、CINⅢ到CISCC组,阳性率依次为0、60.0%、70.0%、78.0%和56.7%,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并且各级GIN和CISCC组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05~0.01);CINⅢ与CISCC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EBV仅在CIN和CISCC中见到极少数弱阳性细胞.LC从正常、CINⅠ、CINⅡ、CINⅢ到CISCC组,阳性率依次为20.0%、71.4%、55.0%、76.5%和92.9%.S-100蛋白在各级别CIN及CISCC中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鳞状上皮(P<0.005);CISCC明显高于各级别CIN(P<0.005).结论:随CIN级别升高到CISCC,HPV-DNA检出率并不增高,说明HPV感染引发宫颈癌的作用,可能是早期事件,提示妇科病理工作中,在CIN早期检测HPV更有意义.EBV在CIN及CISCC组织中几乎不存在.LC阳性率从正常宫颈上皮、GIN到CISCC,呈逐渐增高趋势.在CIN和CISCC中病毒感染和LC阳性率呈正相关,说明HPV感染可导致LC增多,实际工作中检测LC对了解HPV感染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