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近5年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750例,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伤口拭子法采集标本,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对葡萄球菌属甲氧西林耐药株和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超广谱3-内酰胺酶(ESBLs)菌株进行检测,计算不同致病菌的耐药率和产耐药酶菌株的比例.结果:75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45株,其中G-杆菌占64.85%(548/845),G+球菌占31.72%(268/845),G-杆菌和G+球菌分别以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分别为48.65%(72/148)和22.89%(19/83),阴沟肠杆菌产生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的菌株占22.58%(14/62),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21.84%(19/87),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26.67%(20/75)和20.45%(18/88),未发现MRSA和MRCNS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株;万古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仍然分别是G+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结论:本院肿瘤患者术后感染以G-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以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较严重,其他细菌也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情况,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继续加强耐药性监测调查,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