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附5例)

细支气管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附5例)

         

摘要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腺瘤(bronchiolar adenoma,B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昆明市延安医院2019年至2020年确诊的细支气管腺瘤5例,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5例患者年龄56~73岁,中位年龄62岁,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3例有吸烟史。其中4例无临床症状,均在体检时CT发现肺部小结节,大体示灰白、灰褐色的实性结节或切面囊样改变,多界清但无包膜,最大径0.4~1.2 cm。镜下可见,肿瘤的主体位于细支气管外的肺实质内,虽界限清楚但无包膜,呈乳头状、平坦状或腺腔样生长,其最为突出的组织学特点是由连续p63、p40、CK5/6阳性的基底细胞层和腔面细胞层构成的双层细胞结构。腔面细胞层则由黏液细胞、纤毛细胞等构成。随访18~30个月,所有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细支气管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位于肺的外周。术中冰冻诊断对于外科处理非常关键,诊断时也非常困难,必要时术后石蜡做免疫组化进行鉴别。有多发病灶的患者易误诊为恶性。细支气管腺瘤有连续的p63、p40、CK5/6阳性的基底细胞层可以与其他恶性肿瘤鉴别。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切除术后患者预后均良好,本组患者均未见复发或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