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气象科学》 >西北太平洋海域风浪、涌浪、混合浪波浪能资源特征

西北太平洋海域风浪、涌浪、混合浪波浪能资源特征

         

摘要

用ECMWF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应用波浪能流密度计算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风浪能、涌浪能、混合浪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波浪能流密度呈现出显著季节性差异.混合浪能流密度表现为冬高夏低;春、夏、秋季的涌浪能流密度明显大于风浪能流密度,冬季相反;(2)混合浪能流密度的大值区主要分布于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高值中心可达60 kW/m以上;近海的大值区主要分布于琉球群岛—巴士海峡—传统的南海大风区一带,年平均值在4kW/m以上,南海北部可达12 kW/m以上;(3)黄渤海的涌浪和混合浪能流密度峰值出现在8-9月,波谷出现在6月.风浪能流密度峰值出现在11月—次年3月,波谷出现在6-8月,均呈现双峰型月变化特征.东海、南海北部、南海中南部海域能流密度的月变化特征相似,都为双峰型,12月—次年4月的能流密度整体较高,波峰出现在12月,波谷出现在5-7月;(4)2 kW/m以上混合浪能流密度出现的频率较高,近海低于大洋;(5)0.5 m以上有效波高出现的频率都非常高,中国近海稍低于大洋;(6)涌浪能流密度的稳定性明显好于风浪能流密度;大洋的能流密度稳定性明显强于近岸.1月份能流密度的稳定性最好,4月和7月次之,10月的稳定性最差.

著录项

  • 来源
    《气象科学》 |2014年第4期|408-413|共6页
  •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南京211101;

    大连市气象台,辽宁大连116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47;
  • 关键词

    波浪能; 能流密度; 季节特征; 稳定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