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2012-2018年洪泽湖水质时空变化与原因分析

2012-2018年洪泽湖水质时空变化与原因分析

         

摘要

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为评估水环境长期变化,于2012-2018年开展逐月水质监测.结合水文气象与淮河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洪泽湖水质长期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2012-2018年,洪泽湖总氮、总磷多年平均浓度为1.74和0.081 mg/L,分别为Ⅴ类水和Ⅳ类水,透明度均值为0.48 m,下降趋势不显著,而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多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13和0.008 mg/L,呈显著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过水区总氮、总磷浓度显著高于成子湖、溧河洼;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a浓度则相对较低,透明度则是成子湖较高,溧河洼和过水区相近.3个湖区的叶绿素a浓度下降明显,但过水区的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洪泽湖与淮河水质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洪泽湖总氮、总磷浓度与淮河水质呈强相关性,特别是过水区各个水质指标与淮河水质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成子湖、溧河洼水质与淮河水质相关性较弱.广义可加模型(GAM)显示,过水区的总氮、总磷浓度等参数与淮河营养盐、高锰酸盐指数及悬浮物浓度变化的关系显著,成子湖和溧河洼的水质指标影响因素差异较大,成子湖、过水区的叶绿素a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相关性较强,而溧河洼的叶绿素a浓度与降水、透明度关系显著.相关性和GAM模型表明淮河对于洪泽湖,尤其是对过水区的水质影响极为明显,是洪泽湖维持较高营养水平和水质空间分异的重要原因.尽管不同湖区叶绿素a浓度下降趋势表明洪泽湖营养状态有所降低,但其氮、磷浓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存在富营养化风险.应持续关注淮河入湖水质变化,削减污染物输入,压缩湖泊围网、圈圩养殖规模,通过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域空间管控保障洪泽湖水环境安全.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21年第3期|715-726|共12页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淮安223100;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扬州22512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昌33002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淮安223100;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淮河流域; 富营养化; 趋势分析; 洪泽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