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我们能拯救长江中正在消逝的鲟鱼吗?

我们能拯救长江中正在消逝的鲟鱼吗?

         

摘要

鲟鱼在地球上已生存了数亿年,体型变化小,有“活化石”之称,是鱼类中最濒危的类群之一.长江分布有3种鲟鱼:白鲟(Psephurus gladius)、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和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白鲟已经功能性灭绝,中华鲟的灭绝也难以阻挡,而达氏鲟也处于极危的状态.干流大坝的建设对繁殖行为的影响是最大的原因,虽然酷鱼滥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之前主流专家关于大坝建设对鲟鱼的影响出现了严重误判,大坝建成后实施的救鱼措施也收效甚微,因为白鲟早已不见踪影,中华鲟的野生种群也已经到了绝灭的边缘.近年来流行水库温水下泄使中华鲟产卵推迟并导致其无法产卵的观点,但推迟并不能推论到无法产卵的结论,因此依此所建议的水库联合调度即便能够实施也未必能够奏效.中华鲟体型巨大,生命周期长,生态可塑性小,完成生活史需要跨越近海和长江的巨大空间,对产卵的条件要求苛刻,因此,如它无法自然产卵,灭绝就是迟早的事情.在过去的近40年,虽然人工放流了数百万尾中华鲟,但成效不容乐观,对野生种群的补充微乎其微.因此,对鲟鱼濒危机制(特别是自然繁殖条件的丧失)以及人工放流效果的重新评估以及对救鱼对策的重新调整已刻不容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