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泊科学》 >三峡库区澎溪河典型优势藻细胞N/P比与限制性评价的原位分析

三峡库区澎溪河典型优势藻细胞N/P比与限制性评价的原位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选取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空球藻(Eudorina sp.)和湖北小环藻(Cyclotella hubeiana)为三峡库区流域中典型的优势藻,在澎溪河进行原位培养试验,跟踪监测了三峡水库不同运行时期4种典型优势藻细胞氮(Cell-N)、磷(Cell-P)浓度以及环境水体中的总氮(TN)、总磷(TP)浓度,并且结合团队之前的研究成果,根据临界(供应)N/P摩尔比、细胞N/P摩尔比和Guildford的TN/TP摩尔比评价标准对库区水体的营养限制状态进行了评价,为进一步揭示三峡水库运行下支流水域富营养化过程与生理特征的限制性评价提供研究基础.原位试验结果表明:3个评价标准下水体的营养(氮或磷)限制状态基本相同,低水位时期水体无机磷营养盐比较贫乏,在试验初期没有显著的营养盐限制而在末期受到了磷的相对限制;高水位试验初期和末期均未呈现显著的营养盐限制;泄水期营养盐变动频繁,试验初期表现为氮限制而末期表现为磷限制.虽然各藻种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营养盐限制性,但总的来看,临界N/P比和细胞N/P比的阈值范围具有一定指示作用,能够从藻类细胞生理的角度对水体的营养状况作出初步评价.

著录项

  • 来源
    《湖泊科学》 |2018年第5期|1284-1294|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庆400714;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澎溪河; 优势藻; 原位试验; 细胞N/P比; 化学计量关系; 营养限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