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旱地马铃薯田土壤水分和产量对覆盖材料及不同种植行的响应

西北旱地马铃薯田土壤水分和产量对覆盖材料及不同种植行的响应

         

摘要

【目的】解决西北地区干旱频发,农业水资源短缺造成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方法】在陇中半干旱区设置大田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地膜覆盖、秸秆带状覆盖)和秸秆覆盖带宽及种植带行数(覆盖带∶种植带60 cm∶60 cm、60 cm∶90 cm)对马铃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两个生长季,覆盖均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0~200 cm土壤含水量。生育时期内,SM1(秸秆覆盖2行)、SM_(2)(秸秆覆盖3行)和PM(地膜覆盖)处理均以块茎膨大期增墒幅度最大。不同土层间,地膜覆盖明显较CK(露地平作)提高0~90 cm土层土壤水分,而秸秆带状覆盖在块茎形成期以前主要提高0~90 cm土层的含水量,在块茎形成期之后以提高90~200 cm的土层含水量为主。与CK相比,SM1、SM_(2)和PM处理均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16.0%~19.5%、10.0%~11.6%和27.1%~34.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7%~16.4%、10.1%~10.2%和21.4%~24.0%。两个生长季,覆盖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单薯质量16.7%~17.5%,且单薯质量与产量极显著相关(r=0.83**)。【结论】秸秆带状覆盖和地膜覆盖均是半干旱雨养区良好的保墒增产的栽培技术,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秸秆带状覆盖2行种植模式(SM1)是更适合当地绿色生产的覆盖种植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