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及天敌昆虫的影响

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及天敌昆虫的影响

         

摘要

在农田尺度下,如何提升农田生态系统自身的控害能力,探索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农田种植模式是时下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间作作为一种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控害能力的种植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在马铃薯甲虫发生期,对马铃薯-玉米2:2间作、马铃薯-玉米4:2间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2:2:2间作、马铃薯单作4种作物种植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第一代高龄幼虫为害高峰期(6月28日-7月19日)与第一代高龄幼虫为害末期(7月26日-8月16)时,单作田高龄幼虫数量均高于3种间作田,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12日-8月2日)与第一代成虫羽化末期(8月2日-8月23日)时,单作田成虫数量均高于3种间作田,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调查期间,就高龄幼虫与成虫而言,3种马铃薯间作田虫量均小于单作田.此外,对3种间作田的天敌昆虫种群调查表明,优势天敌多异瓢虫的平均虫量马铃薯-玉米-马铃薯2:2:2间作田比马铃薯-玉米4:2间作田高,且差异显著(P<0.05).在马铃薯-玉米间作后期,间作田的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低于单作田,通过间作会对迁移能力较强的高龄幼虫与成虫有一定阻隔与调控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环境昆虫学报》 |2021年第3期|723-730|共8页
  •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林有害生物监测与安全防控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5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昆虫生态学;生物防治;
  • 关键词

    马铃薯甲虫; 种群动态; 间作模式; 生态调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