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杜甫研究学刊》 >诗性隐喻:唐诗中“幽人”的“非隐”向度及其诗学意义

诗性隐喻:唐诗中“幽人”的“非隐”向度及其诗学意义

         

摘要

“幽人”原初之用在《周易》,本义为“幽隐之人”。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在文人作品中,多被引用为隐士的代称。至唐代,“幽人”在诗文作品中出现频次增高,其诗性隐喻之特质由此而浮现。在唐前高隐之义的基础上,唐人笔下的“幽人”承载了多样的生命体悟。陈子昂、杜甫与李商隐的“幽人”诗,在看似“向隐”的维度背后,包孕了诗人“非隐”的现实观照与历史沉思。“幽人”意象所蕴含的诗性隐喻为唐诗之解读提供了深化而广阔的诗意阐释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