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临床观察

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临床观察

         

摘要

1999年4月至2001年3月我科收治小儿流行性肋腺炎合并脑膜脑炎共42例。年龄3-14岁,平均8.5岁;男25例,女17例。入选标准:(1)发热,首诊体温在38.5℃以上;(2)单侧或双侧腮腺肿胀、触痛,张口或咀嚼时疼痛,腮腺管口红肿;(3)伴头痛、呕吐、嗜睡、颈抗等神经系统表现;4)外周血白细胞在(4.0-8.0)×109/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CRP阴性。其中17例CSF检查,细胞数增高12例最高1例达812/mm3,淋巴细胞占多数;(5)未经抗病毒治疗的首诊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用更昔洛韦3-5m/(kg·d),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各加入5%GS 250ml,静滴共4天。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4例。两组比较,χ2=7.67,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2例在输液中出现恶心、呕吐,减慢滴速后缓解;3例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至4.0×109/L以下。对照组输液中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白细胞减少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力。据报道,患儿有4.9%并发脑炎,27%并发脑膜炎,如做CSF检查,异常可达65%。其治疗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更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类似物,具有更广泛的抗病毒谱。在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浓度可高于非感染细胞的100倍。临床上已证实对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及EB病毒等感染疗效显著,对乙肝病毒及腺病毒亦有较强作用。本组治疗结果表明,注射用更昔洛韦对治疗流腮合并脑膜脑炎临床疗效良好,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