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儿科杂志》 >早发型与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对比分析

早发型与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临床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7年5月137例住院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发生败血症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发组(生后72小时内发病)、晚发组(生后72小时后发病),比较分析两组情况.结果 早发组74例、晚发组63例.早发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晚发组(21.6%对7.9%),早发组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39.2%对17.5%)、颅内出血(37.8%对19.0%)、呼吸衰竭(29.7%对14.3%)、低血糖(16.2%对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达70%,对除头孢他啶外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的敏感率为71.8%~90.7%,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均>7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高达97%.结论 早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新生儿较晚发型并发症更多.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疗效不佳时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著录项

  •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10-513|共4页
  • 作者

    谭冬琼; 李禄全;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重庆 4000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 重庆 40001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抗菌谱; 早发型败血症; 晚发型败血症; 新生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