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32例,同时收集同期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为对照。统计并分析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自身抗体的种类及滴度,以及患者年龄、性别、肝损伤药物种类、发病时间、肝功能生化、凝血常规指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60.6%(80/132),主要为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检出率分别为56.1%、12.9%、3.0%,抗体滴度以低滴度、中滴度为主。慢性乙型肝炎组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45.8%(44/96),低于药物性肝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27)。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分型、Child-Pugh分级均无关;与用药时间相关,用药时间>1个月与≤1个月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9%vs 40.6%,χ~2=7.963,P=0.004 8)。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可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主要以低、中滴度自身抗体为主,抗核抗体最为常见。用药时间越长,自身抗体的检出率越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