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药材》 >不同加工方法对川产道地药材中江丹参药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加工方法对川产道地药材中江丹参药效成分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四川中江丹参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中江丹参规范化生产及适宜加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进而为中江丹参的品质保证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直接晒干、不同温度(40、60、80℃)直接烘干、直接阴干、阴干至表面起皱后堆置"发汗"、阴干至表面起皱后晒干、阴干至表面起皱后再于不同温度烘干等共计10种加工方法,对四川中江同一批次丹参样品进行加工,以丹参酮类成分及丹酚酸B的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药效成分的影响。结果:就丹参酮类成分而言,晒干法相较于其他加工方法,使其含量显著降低,与低温烘干(40℃)相比减少了58.82%,与阴干法相比减少了36.36%;从丹酚酸B的含量来看,直接晒干法又优于其他加工方法,能有效保留丹酚酸B的含量。传统的"发汗"加工方法对丹参酮类成分的影响较小,却使丹酚酸B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从各药效成分的保留,节约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的产地加工方法选择阴干或40℃低温烘干较为适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