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药材》 >桑叶干燥过程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分析

桑叶干燥过程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评价不同干燥方法、不同烘干温度对桑叶中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揭示干燥过程中桑叶中黄酮类及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动态变化,为桑叶药材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与技术支撑。方法:以不同干燥方法、程序升温烘干法、恒温烘干法对桑叶样品进行处理,采用HPLC-PDA联用技术分析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采用LC-TQ/MS技术分析评价桑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果:不同烘干方法桑叶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黄酮类化合物由高到低的烘干方法依次为:冷冻干燥〉阴干〉烘干〉晒干〉微波干燥〉红外干燥;生物碱类化合物由高到低的烘干方法依次为:冷冻干燥〉阴干〉烘干〉晒干〉红外干燥〉微波干燥。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以75~85℃烘干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最高,55~65℃烘干为最低;DNJ含量以85~95℃烘干为最高,55~65℃烘干为最低;荞麦碱含量以95~105℃烘干为最高,45℃烘干为最低。不同含水量的桑叶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有差异,含水量30%~50%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含水量10%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最高。两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随含水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DNJ和Fagomine的含量随样品含水量的减少逐渐升高,且55~65℃烘干样品明显高于95~10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桑叶适宜的干燥方法和条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为揭示干燥过程中桑叶中资源性化学成分的转化以及药材品质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