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机器人柔弹性仿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机器人柔弹性仿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摘要

仿生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是实现机器人智能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机器人等复杂的三维载体表面或活动关节部位接触压力感知的可延展的柔弹性电子皮肤高柔性、高弹性和灵活可调等适形性要求高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常用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和金属材料及其化合物断裂极限应变较低,难以满足可延展的柔弹性电子皮肤的要求,因此,具有可延展性的二维纳米膜、纳米带或一维纳米线等电极或互联导体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力学屈曲的薄膜-基板结构和纳米级导电元件的结构设计可有效改善无机材料的受力情况,明显提高材料整体的可拉伸性;采用纳米制造等新型技术制备的新型材料和结构一体化使得可延展的柔性电子皮肤的柔弹性显著提高.高柔弹性仿生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可提高机器人的环境适应性,有利于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人机共融模式.

著录项

  •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065-1074|共10页
  •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83;

    华北理工大学 迁安学院,河北 唐山,064400;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212;
  • 关键词

    机器人; 压力感知; 电子皮肤; 柔性; 柔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