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正义与自我利益相悖吗?——以《理想国》中哲人回归洞穴为典例

正义与自我利益相悖吗?——以《理想国》中哲人回归洞穴为典例

         

摘要

《理想国》中已走出洞穴的哲人按照“正义”的要求重返“洞穴”是否牺牲了自身的利益,一直是柏拉图伦理学、政治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通常的看法是,哲人如去统治理想城邦,就必须牺牲一定程度的幸福,因为《理想国》规定最有价值、最有益的人类活动是沉思“相”,而哲人在从事“统治”这一实践活动的同时就无法沉思“相”或减少了对“相”的沉思。因此,统治与沉思相悖,这意味着,哲人为了沉思而放弃“正义”的要求会比他遵从“正义”的要求进行统治于己更有利。所以柏拉图关于哲人必须返回洞穴的论证实际上破坏了他对“正义有偿”的辩护。然而,实际上,对“正义”要求的遵循并不意味着对自我利益的放弃:柏拉图一方面强调哲人进行统治是以正义的活动来模仿“相”,而这种模仿“相”的方式在此情况下于爱正义的哲人而言远优于无视政治要求继续以沉思来模仿“相”的方式,另一方面又认为“政治正义”同“灵魂正义”一样,都是哲人幸福和自我利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哲人在根据“正义”的要求统治理想城邦时不仅没有牺牲自己的利益,反倒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