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学学报》 >苦荞品种(系)聚类分析

苦荞品种(系)聚类分析

         

摘要

为了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高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高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著录项

  • 来源
    《农学学报》 |2016年第8期|12-17|共6页
  • 作者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太原030031;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3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荞麦;
  • 关键词

    苦荞; 品种(系); 农艺性状; 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