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牙鲆NTF3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牙鲆NTF3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摘要

造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工厂化养殖中大规模死亡的主要病原之一是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其有感染力极强、致死率极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牙鲆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F3)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为研究NTF3在牙鲆先天免疫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牙鲆NTF3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411 bp,其中,5'非编码区长89 bp,3'非编码区长428 bp,ORF长894 bp.基因ORF编码29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约为33.73 ku,理论等电点为9.56.同源比对发现,NTF3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相似度较高,牙鲆与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NTF3基因的同源性最高,为90.91%.NTF3基因在牙鲆健康组织(血液,肝脏,脾脏,肾脏,肠,皮肤,鳃,心脏和脑)中均有表达,皮肤中的表达量最高,血液中次之.为进一步探究牙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过程中NTF3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本研究对健康牙鲆进行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实验,比较了NTF3在4种组织(脾脏,肝脏,肠,肾脏)不同感染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在脾脏、肝脏、肠中,牙鲆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后NTF3基因的表达量均出现上调,但在肾脏中,NTF3的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上述结果表明,NTF3基因参与了牙鲆抵抗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免疫过程,而病菌感染后不同组织中NTF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的结果为今后更深入研究NTF3基因在牙鲆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

著录项

  •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1年第4期|732-740|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7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动物学;
  • 关键词

    牙鲆; 迟缓爱德华氏菌; 神经营养因子3(NTF3); 基因表达;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